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、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给水、排水、热力、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。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,它是实施统一规划、设计、施工和维护,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、建设和管理,解决反复开挖路面、架空线网密集、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,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、完善城市功能、美化城市景观、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,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,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、拉动社会资本投入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。
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《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》、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》,部署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。发改委、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都已经下发有关文件,支持地下管廊建设。日前住建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,确定沈阳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,计划到2018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(2015年开工190公里),总投资351亿元。根据测算,未来地下综合管廊需建8000公里,若按每公里1.2亿元测算,投资规模将达1万亿。
国家要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,既是防水工程的延伸拓展,给防水行业带来新的机遇,成为防水发展新的增长点,又是对防水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,因为地下综合管廊是集中敷设,一旦出现渗漏问题损失比分散布置要大,所以对防水材料和施工的要求更严、标准更高。防水企业要面对新机遇,苦练内功,勇于创新,在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升级上狠下功夫,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施工质量,胜任地下综合管廊防水,利用这个新的增长点,促进防水行业持续发展。
(转自中国建筑业协会防水分会